一、模式概述
本模式针对 6~8m 设施大棚芦笋机械化种植,通过对农艺、设 施的宜机化调整和改进,以及播种成套设备、灭茬机、施肥机、旋耕 机、开沟作畦机、水肥一体化设备、高压弥雾系统、卷膜机、田间运输机、自动分级机、全自动枕式包装机、秸秆粉碎机等农机装备的选 配,基本实现了育苗、施肥、翻耕松土、开沟作畦、定植、田间管理、 环境控制、采收、包装、粉碎还田、灌水腐熟等环节的机械化,农艺、 农机、设施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施芦笋机械化生产模式。 该模式的优点主要有:一是实现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劳动强度小, 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二是大棚设施类型和所配备的机械设 备类型均为通用型,机械操作也较为简单,适用性强,中小规模种植 户均可应用。三是通过秸秆还田,既环保又能达到遮阴保湿效果,同 时缩短清园时间,延长芦笋生产时间,增加产量、提升质量。
二、技术路线
芦笋定植后一般第二年可以收获,4~10 年进入旺产期,10 年后 一般需要翻耕重新种植。
图 1 第一年种植芦笋生产模式技术图
图 2 第二年种植芦笋生产模式技术图
三、关键环节技术要点
1 播种育苗
1.1 农艺要求
一年三个季节适合种植,春播 4 月上旬~5 月上旬、夏播 5 月中 旬~7 月上旬、秋播 8 月中旬~9 月中旬。建议选择“格兰德 F1 ”“特利龙 ”等优质高产良种。
1.2 作业要点
种子提前浸泡 3 天,采用蔬菜精量播种流水线进行播种,选用 32~72 孔穴盘,一穴一粒,基质以草炭和蛭石为主。出苗温度控制 在 25~30℃。
2 施肥
2.1 农艺要求
使用悬挂式或自走式撒肥机进行撒肥,采用复合肥 50kg/亩、生 物有机肥 120kg/亩。
2.2 作业要点
施肥为秸秆腐熟后、旋耕前进行。撒肥时需注意均匀撒肥,做到 不遗漏,不多撒。
3 旋耕翻土
3.1 农艺要求
根据土壤和秸秆腐烂状况,确定旋耕深度。一般畦面旋耕深度 15cm 。如需原地重新种植,则旋耕深度40~50cm。
3.2 作业要点
用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将畦面表土翻耕疏松。注意及时检查作业情 况,未提升机具前机组不得转弯和倒退。
4 开沟作畦
4.1 农艺要求
开沟深度 20cm、宽度 30cm,畦面宽度:6m 棚型为 125~130cm、 8 米棚型为 130~140cm 。作业时不漏松、不拖堆,碎土良好,地表 平整。第二年后只需对沟进行清理,不需要重新作畦。
4.2 作业要点
耕整后用起垄机进行起垄(作畦)作业,达到沟直、沟清、畦面 平整。
5 定植
5.1 农艺要求
目前采用人工定植方式,播种后45~60d ,幼苗 3~4 根分枝, 株高 25cm 以上时进行定植。
5.2 作业要点
6m 宽棚型定植 4 行、8m 宽棚型定植 5 行,株距 30~35cm ,每 亩定植 1200~1500 株。
图 3 6m 大棚定植示意图(单位:cm)
图 4 8m 大棚定植示意图(单位:cm)
6 田间管理
6.1 水肥管理
6.1.1 农艺要求
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灌溉施肥,灌溉要均匀一致。
采用水溶性肥料,施肥频次和用量视芦笋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施 肥频次为 15d 左右施一次,每次 5kg/亩。
6.1.2 作业要点
严防灌溉设施堵塞。采用自然水源的,一般采用两道以上砂滤进 行粗滤,再通过 120 目的网式过滤器过滤;水源是自来水的,直接通 过碟片过滤方式净化。根据种植规模配备施肥装置,可采用比例施肥 器、文丘里注肥器等。灌溉首部水泵宜采用变频控制,避免输水管路过载损坏。水源至田块的地下输水管径依据输水流量而定,棚内的地 面输水管道宜采用管径 25mm 或者 32mm 的黑色聚乙烯管。采用内镶 式滴灌管,每畦铺设 1~2 条。过滤设备需每半个月检查一次、一个 月清洗一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有条件的可配置自动反冲 清洗设备。
6.2 植保
6.2.1 农艺要求
宜在病虫发生初期、夜蛾类害虫低龄期进行防治。选用高效、低 毒、低残留的农药并采用合理、高防效施药方法。施药时要匀速行进, 搭接要严密,均匀施药,无重施、漏施。
6.2.2 作业要点
选用智能高压弥雾系统或拉管式喷雾机等植保机械。使用高压弥 雾系统的,一般 1 个棚内安装 2 行管道,离地高度 2m ,管道每隔 2m 左右安装 1 个喷头,喷头压力一般在 0.2~0.4MPa ,喷雾半径 2m 左 右,喷药时要注意闭棚,夏季高温时可在棚顶覆盖遮阳网降温。弥雾 系统须采用净化的自来水作为水源,药水采用液体药水,每次打药完 毕用清水清洗管道,防止药水残留对管道和喷头产生腐蚀。使用其他 种类喷雾机作业时,要注意操作安全并做好人身防护,防止产生人身 意外伤害和危害。
6.3 环境控制
6.3.1 农艺要求
植株生长期棚内温度以 15~30℃ 、湿度 50%~70%为宜,超过 30℃时应及时调控棚内温度。
6.3.2 作业要点
采用电动卷膜通风和弥雾系统降温等方式。通过物联网手动或智 能化控制,分别控制电动卷膜机、高压弥雾系统,操作电动卷膜机时 应实时监控,防止设备故障导致卷膜损坏。
7 采收运输
7.1 农艺要求
出土嫩茎长到 30cm 左右、笋头开散前及时采收。采笋时间选择 在上午露水干后用专用芦笋铲或手工采拔。采收后的芦笋要用整洁干 净的潮湿布料覆盖。
7.2 作业要点
目前主要采用人工采摘、机械运输方式。机械运输可采用覆带式 运输机、安装吊轨运输或辅设导轨和电动小车运输等方式。收获作业 应减少植株损伤,收获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及营养。
8 秸秆粉碎(清园)
8.1 农艺要求
一般在冬季进行清园,主要进行秸秆粉碎。粉碎后的秸秆均匀铺 撒于地表,无地膜及其他杂物残留。病虫害较重的芦笋秸秆,不宜还 田,应清理出棚。
8.2 作业要点
清园时使用秸秆还田机或灭茬机进行作业。作业前,调整拖拉机 的悬挂杆件,使机具前后、左右保持水平,确保粉碎质量,秸秆粉碎 长度≤5cm ,根茎残茬≤2cm;调整限深轮高度,非重新种植时需防 止刀片入土过深伤及芦笋根部。
9 接种秸秆腐熟剂
9.1 农艺要求
按每吨新鲜芦笋秸秆配备“产朊假丝酵母 ”等 200~250g ,用水 稀释后均匀喷雾在打碎的秸秆上。注意尽量选择傍晚撒施,避免阳光 直射。
9.2 作业要点
秸秆粉碎作业后,将液体腐熟剂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采用智 能高压弥雾系统(或其他种类喷雾机),将秸秆腐熟剂均匀喷洒于粉 碎后的秸秆中,然后将畦面打碎的秸秆和表土耙入畦沟堆制,促进秸 秆腐熟。作业后及时闭棚,保证棚内湿度。
10 灌水腐熟
10.1 农艺要求
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将沟内秸秆充分灌水湿透分 3 次进行滴灌,每 3d 进行 1 次,每次持续 1h,约过 15d 腐熟,期间温度保持 20℃以上, 湿度 50%~60%。
10.2 作业要点
作业前需检查滴灌设备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滴灌 用水量约为 1.2t/h · 亩。
11 分级包装
11.1 农艺要求
剔除有病虫、弯曲、头部开散或机械损伤的嫩茎,经分级整理后 称重包装上市。
11.2 作业要点
根据销售要求进行分级整理,一般按茎粗 0.8cm(长 22cm)、0.8 ~ 1.2cm(长 26cm)、1.2cm 以上(长 32cm)三个等级进行分级。按照 机器规范要求操作,注意人身安全。
四、机具配套方案
表 1 100 亩设施芦笋机具配套方案
序号 | 生产环节 | 机具名称 | 功能 | 技术参数与特征 | 数量 (台) | 是否 选配 | 备注 |
1 | 播种育苗 | 育苗成套设备 | 机械育 苗 | 滚筒孔径与品种种子大 小匹配。 | 1 | 选配 | 非常用 |
2 | 秸秆还田 净园 | 拖拉机 | 动力装 置 | 44kW 以上。 | 2 | 必备 | |
秸秆粉碎还田 机(灭茬机) | 粉碎还 田 | 与拖拉机配套,作业宽度 200cm。 | 2 | 必备 | |||
3 | 接种秸秆 腐熟剂 | 喷雾机或喷雾 管道 | 接种秸秆腐熟剂 | 喷雾机功率与管道布置 相匹配。 | 1 | 选备 | |
4 | 灌水腐熟 | 滴灌管道 | 保湿 | 滴灌速度能达到 1.2t/h ·亩。 | 1 | 必备 | |
5 | 施肥 | 施肥机 | 施肥 | 悬挂式或自走式撒肥机 均,方便棚内作业即可。 | 2 | 选备 | |
6 | 旋耕翻土 | 旋耕机 | 翻土 | 与拖拉机配套,作业宽度 ≥140cm。 | 2 | 必备 | |
7 | 开沟作畦 | 开沟机 | 开沟 | 与拖拉机配套或专用开沟机,开沟深≥20cm、宽 30cm。 | 2 | 必备 | |
起垄机 | 作畦 | 与拖拉机配套或专用起垄机,哇面宽度符合农艺 要求。 | 2 | 必备 | |||
8 | 田间管理 | 水肥一体化设 备 | 施肥、 灌溉 | 符合水溶性肥施用要求, 使用自然水源的,应进行 3 道砂滤、2 道碟片过滤, 内镶式滴灌管,每畦铺设1 条。 | 1 套 | 必备 | |
高压弥雾系统 | 植保 | 每个棚铺设 2 条管道,高度 2m,每隔 2m 安装 1 个 喷头,喷头喷幅 2m。 | 1 套 | 必备 | 两者二选 一,推荐 配置高压 弥雾系统 | ||
拉管式喷雾机 | 雾化良好,符合植保要 求。 | ≥2 | |||||
9 | 环境控制 | 高压弥雾系统 | 弥雾降 温 | 同上 | 同上 | 必备 | 与植保通 高压弥雾 系统通用 |
卷膜机 | 通风降 温 | 卷膜开度≥1.2m | 2 | 必备 | |||
10 | 采后运输 | 田间运输机 | 运输 | 适宜运输 | 5 | 选配 | 履带式运 输机或安 装吊轨运 输或辅设 轨道运输 |
11 | 分级机 | 自动分级机 | 分级 | 人工送料、智能分级 | 1 | 选配 | 尚不成熟 |
分级包装 | 全自动枕式包 装机 | 包装 | 普通包装蔬菜的即可 | 1 | 选配 |
五、应用提示
(一)大棚设施具备宜机化条件。大棚设施跨度≥6m ,拱高≥ 2.4m ,宜选择摇门或者移门,门高和宽度均应≥2m 。设施与路面持 平或者通过过道板连接,便于机具进出作业。
(二)具备良好的地块条件。土壤中不应有树枝、砖石块等杂物。 土壤含水率为 25%时,机械化耕整质量效果好。如土壤含水率过低, 应提前一周进行补水。
(三)秸秆粉粹时,如遇到秸秆难粉碎或者粉碎长度过长,需进 行二次作业,直至符合标准。
(四)推荐使用旋耕开沟一体机进行复式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和 效率。安装单轨运输机或吊轨运输有利于提高采后芦笋运输效率,减 少损伤。
(五)高压弥雾系统水源务必使用净化的自来水,防止杂质堵塞 弥雾喷头,且按照设备出厂使用手册规定进行定时保养。
六、适宜区域
本模式适合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长三角地区种植,最佳生长温 度在 5~25℃ , 光照良好、雨水充足区域。土壤 pH 值在 6.5~7.8 之 间,壤土或者沙壤土,土质疏松,肥力较好。大棚建设地点应选择排涝方便、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区域。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