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石首国字号“土专家”!服务湘鄂边20余乡镇!

分享至

又是一年春耕时。这两天,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绿飞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的育秧大棚内,再生稻秧苗正舒展新绿,嫩芽初绽。

“最近温度回升快,这批秧苗长势不错,关键期要特别注意温湿度。”3月18日清晨,合作社理事长刘飞俯身查看出芽情况,不忘提醒妻子邹平虹做好监测记录。

今年合作社不仅承担东升镇及周边万亩水稻育秧任务,更将服务半径延伸至湖南华容、澧县等地。订单激增让刘飞进入“春耕时间”:每日接待十余批访客,接听数十通咨询电话。

刚出大棚,急促的铃声再度响起。“刘专家,粉土机出故障了!厂家要一周才能派人……”澧县客户王某语气焦灼。“马上到!”刘飞当即携工具包驱车出发。

故障现场,刘飞俯身细察:“线圈老化短路,电机还有一点焦糊味。”精准判断令客户连连称奇:“昨晚两次跳闸都没注意……”

“临时接续不影响农时,农闲时务必更换电机、检修电路。”说话间,刘飞已经成功地完成了抢修任务。从诊断到排除故障,全程不足一小时。

56岁的刘飞仅有高中学历,却凭钻研精神从下岗技术员成长为高级农艺师。2024年入选全国农机“土专家”名录,成为湖北省8位获此殊荣的农机人之一。

他的仓库堪称“农机急诊室”:自研碾压机用300元废旧拖拉机改造,加装橡胶滚轮破解大棚土地压实难题;特制犁具适配不同田块,吸引十余批厂家技术人员取经;还有大棚卷帘机、浸种起重机等二十余项发明,受到村民们一致好评。

其中,育秧大棚专用的碾压机是刘飞最得意的发明之一。他说,现在市场上购买的农机,都是标准化的,很多设备到了用的时候就“水土不服”。育秧大棚的土,必须压紧压实后才能摆放秧盘,否则就会积水,起秧时还会带起更多的松土。修路用的压路机太大,不能进棚作业,蔬菜大棚用的碾压机前轮又太小,松土根本压不紧。

刘飞自己做设计、画图纸,在废品站花了300块钱,淘来了一台老旧的手扶拖拉机,焊接上两个橡胶包裹的大滚轮,就制成了秧棚专用的碾压机。“刘专家的发明看着简陋,用起来真管事!”毕家塘村刘运喜的感慨,道出了乡亲们的心声。

现在,随着国字号“土专家”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响。刘飞乘势组建了农业技术团队对水稻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全面开展机耕、机插、机防、机收,帮助当地农户实现高水平农业机械化,业务范围扩展至湘鄂边20多个乡镇,服务面积达三万亩。

近年来,石首市构建“市委、市政府+长江大学+龙头企业+先行县示范基地+农户”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分区域组建了15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长江大学分产业组建了7支专家服务团队,形成“30名教授学者+50名‘土专家’+400名科技特派员”的服务网络。

一批像刘飞一样的“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常年驻守田间地头,帮助乡亲们对农机进行维修操作、选型装配和改良应用,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新时代的“田园答卷”,实现了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鄠邑基层农机人员赴宝鸡观摩培训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化信息网
8379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