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湖北农机“补强+焕新” 粮油单产跃升添动能

分享至

春耕大忙时节,行走在江汉平原的田野间,智能农机穿梭作业绘就现代农业新图景。在中央“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战略指引下,湖北省农机系统通过政策创新、技术突破、服务优化“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加速农机装备迭代升级,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创新激发装备升级新活力。今年,湖北全面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新政,对气力式精量播种机、智能高速插秧机等高端智能农机实行“优机优补”,补贴比例提高至35%。同时,加大农机报废更新力度,将联合收割机、粮食干燥机等9类老旧粮油机具纳入报废范围,预计全年淘汰旧机超4万台(套),中央及地方财政支持资金超2亿元,推动农机装备结构向高效智能转型。在武汉黄陂区,种粮大户张建国算起“农机账”:“新购置的气力式播种机,政府补贴加上淘汰的老机器的报废补贴,相当于四折换新机。”

技术攻关破解“无机可用”难题。针对粮油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瓶颈,湖北积极争取国家农机研发制造推广一体化试点,联合企业、科研院所组建攻关联盟,重点突破油麦田玉米精量播种、再生稻收获机等7类机具的技术难题。自2023年起,每年投入800万元专项资金,在荆州、宜昌等地建立10个农机熟化基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在鄂州梁子湖农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一台北斗导航插秧机,通过厘米级定位实现“直行误差不超过2厘米”,作业效率提升40%。北斗农机自动驾驶终端、智能烘干设备等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作业精准度与效率,为单产提升奠定硬件基础。

社会化服务织就现代农业网络。全省计划2025年建成30个省级、100个市级、150个县级粮油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机械化服务体系。通过“农机合作社+服务联合体”模式,整合资源提供耕种收、植保等“一条龙”服务。同步开展农机手技能培训,全年计划举办100期专题班,培训6000人,重点培训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机械化种植、收获技术,推广高效植保、精准施肥等先进智能农机装备应用、田间演示农机化新技术。随着30个省级、250个市县粮油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农机合作社+服务联合体”新模式让农户享受“菜单式”服务。咸宁崇阳县的万亩稻田里,农事中心调配的20台植保无人机3天完成统防统治,过去人工打药要半个月,现在手机下单就能搞定。

全链条减损守护“粮安工程”。今年,湖北将在30个粮食主产县试点实施农机深翻、精量播种等关键环节作业补贴,财政补助比例达30%,单季亩均补助不超100元。同时,全省开展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严格执行农业农村部作业质量标准,力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机收损失率分别降至1%、1.7%、3.1%、3.8%,油菜损失率再降1个百分点以上,全方位守牢“丰收成果”。

从“政策输血”到“技术造血”,从“单机智能”到“全程协同”,湖北正以农机现代化为抓手,推动粮油生产向高产、高效、绿色迈进。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济宁金乡县农机中心开展干部业务大比武活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化信息网
8379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