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世界农机制造业三剑客及其启示

分享至

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在正确的时点上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这话说起来云淡风轻,做起来却是五味杂陈翻江倒海。没有亲自经历过,就说不到点子上,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笔者细思良久,从纷繁中理些头绪来,或许有益,读之自知。

一、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农机制造业

以美国为道的欧美农机制造业,有着近300年的工业化积绽。早已完成了规模化、标准化、大型成套化、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其产品除少量供应国内外,主营业务是农机出口,其出口量约为总产量的70%以上。

目前国外主要农机企业中,美国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年销售收入在百亿美元级的约翰迪尔(JohnDcere)公司,年销售收入在几十亿美元级的爱科(AGCO)公司等。并且当今国际农机企业集中度大为提高,曾经众多知名农机品牌大多归入到几个大型跨国公司集团麾下。如菲亚特农机(Fiatagri)、福特(Ford)、纽荷兰(NewHolland)、凯斯(Case)等农机品牌进入了凯斯纽荷兰;阿里斯查尔默斯(Allis - Chalmers)、麦赛福格森(MasseyFerguson)、芬特(Fendt)等农机品牌进入了爱科公司。

1、约翰迪尔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农机企业,历史可追溯到1837年,由约翰迪尔(JohnDeere)先生创立,1868年开始使用Deem&Company这一公司名称。目前商务遍及160个国家与地区,2017年底总营收266亿美元,雇员60476人。其产品以耐用、高效和环保著称,在全球农业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2、凯斯纽荷兰公司。于1999年11月由欧洲的纽荷兰公司与美国的凯斯公司合并而成,2003年年底总资产186.61亿美元。纽荷兰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895年,其产品线涵盖了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全球化的运营网络,在全球农业设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3、爱科公司。总部在美国,成立于1990年,1993 - 1994年收购了英国的麦赛福格森公司,1997年收购了德国的芬特公司,2002年收购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农用橡胶履带拖拉机,2003年又收购了芬兰维创公司。2003年年底总资产有28.39亿美元,雇员11278人。

作为三剑客之首,其共同特点一是高研发投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机工业非常重视研发方面的投入,而且在研发体系中,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及相关的科研机构扮演基础建设和辅助的角色。这种模式使得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快速投入资源进行研发创新,保持技术的领先性。二是产品智能化与现代化。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机产品以高度智能化、现代化著称。以德国克拉斯公司开发的ARION600拖拉机为例,对于从事小规模农业生产的人来说,普通拖拉机并不划算,但ARION600可以提高马力,同时使用新的自动调节技术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耗,使拖拉机空转时不会浪费能源,体现了先进的技术水平。

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美国等欧美农机制造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全球农机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它们的产品不仅满足本国农业生产需求,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对其他国家的农机企业形成了竞争压力。例如,韩国、独联体、印度、巴西等国的农机产品虽然也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欧美企业在高端市场和技术层面仍具有较大优势。

技术传播与行业发展推动。欧美农机制造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动了全球农机行业的发展。其他国家的农机企业通过模仿、学习和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二、以日本为代表的中小型农机制造业

日本是典型的丘陵山地国家,与此相适应,其农机制造业以中小型农机具制造为主。其产品工艺精湛,用材科学,结构以模块为主,大大方便了后期维保。产品在世界丘陵山地国家占有量高,很受市场认可,其出口量约为总产量的60%以上。

日本已成为全球农业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从农人力减少和农业就业人口高龄化趋势不断发展,农业面临着劳动力不足的挑战,平均经营的耕地面积持续扩大,需要通过技术革新突破每人作业面积的局限。如何导入自动化,提高作业效率一直是生产现况重要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日本政府长期推动智慧农业,期望以此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这为中小型农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从 90 年代到本世纪初期,日本的农业生产,从粮食到蔬菜领域,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21 世纪以来,日本的农业机械研发一直在朝着无人化的方向发展。2018 年被称为日本无人农机元年,久保田、洋马和井关农机三大农机公司在这一年开始发售无人农机。

1、久保田株式会社。创立于 1890 年,是源自日本的百年企业,也是日本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在中小型柴油发动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其产品以高可靠性、技术创新和环保性能著称。2017 年,久保田与东京光学机械和堪萨斯州大学联合研发了第一款无人驾驶农机 M7 系列。随后在 2018 年前后相继推出了 NW8SA 型自动驾驶高速插秧机和 WRH1200A型自动驾驶履带收割机。现如今,久保田追求的智能农业系统将先进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ICT)融合为一体,用数据实现农业的可视化,支持不依赖于经验和直觉的高效农业方式。其在中国的子公司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集开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为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尽心尽力。

2、洋马株式会社。一直不断地致力于开发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尖端技术,持有数量众多的专利和知识产权。2013 年发布概念拖拉机 YT0,展示其在无人驾驶农机领域的研发方向;2015 年 5 月,YT 系列拖拉机量产上市,配备无人驾驶追踪系统。2018 年 10 月,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式上市,分为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其无人驾驶技术也被用于自家稻米播种机上。2025 年 2 月,推出零排放农业无人驾驶概念样机 e - X1,可前后安装旋耕机和割草机等多种机具,实现除草、除雪和耕作等任务,采用远程控制,后续考虑加入自动驾驶功能。

3、井关农机。是日本的一家主要农机企业,参与了无人驾驶农机的研发和推广。2017 年推出辅助直线插秧机 NP80Z,通过 GPS 定位,为田间种植作业的高精度化、省力化做出贡献。2018 年 12 月,发售首款机器人拖拉机,顶部装有 GPS 装置,能实现高精度作业,机身装有超声波传感器等,可感知障碍物并自动停止。2011 年与东风汽车集团公司合资组建东风井关,已成功推出多款无人驾驶农机产品,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智能化。

日本农机在稻作与旱作领域,结合遥测卫星影像与插秧机的自动调整施肥系统。

研制成功自动作业的无人曳引机,如洋马和北海道大学共同开发的无人曳引机,可通过无人操作的耕种整地和人工操作的施肥播种的协同作业模式,能扩大个人工作面积,促进大规模农业经营的效率,还可使用平板电脑实现远程操作。搭载 AI 的无人机用于农药喷洒和施肥。在露地蔬菜领域,使用全自动卷心菜采收机,大幅节省劳动力。在温室领域,应用 AI 学习农业专业技术,促进作物生长品质。应用 AI 预测收获量及采收时机,对人员进行最佳化配置。适用于中小型温室的低成本环境控制装置也已批量生产应用。

自动化级别。日本政府将无人农机自动化定为 0 到 3 个级别,目前日本农机企业的产品大多属于需要人工监控作业的 2 级水平。例如久保田实现的是第二级自动化产品——在人工监控下实现自动化和无人操作,并将第三级无人化目标(远程监控下的无人农业机械应用)定在 2026 年。

三、以中国为典型的新兴国家农机制造业

目前,我国已成农机制造业大国。能向市场提供4000多种农机产品,农机产品大、中、小、微产业链齐全,创新能力强,是“三剑客”中的后起之秀。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几乎没有工业体系和技术,农机工业更是近乎空白,虽有零星农机具制造,但多为机械类工厂兼做,无专门的农机制造企业,制造能力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机工业处在近乎零的状态,只能生产一些结构简单的旧式畜力农机具。1949 - 1957年,国家向农机工业投资3.24亿元,建立了一批农机制造厂,从生产旧式农具、仿制国外新式农具起步。1950年,大连习艺机械厂和山西机器公司分别仿制的我国第一台农用轮式和履带式拖拉机相继问世,揭开了我国拖拉机研发生产的序幕。

1949年 - 1979年,国家一方面抓旧式农机具改造和新式农具研发,一方面积极筹建生产企业、农机院校、科研和质检机构,规划构建产品结构体系。至20世纪70年代末,基本建成了包括农机教学、科研、制造、标准检测等在内的初具规模、较为健全的现代农机工业体系,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1959年,中国洛阳拖拉机厂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批量生产拖拉机的历史。1979年,我国的农机产量、产值都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上世纪50年代的“东方红”到如今的无级变速拖拉机、智能拖拉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和使用大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60多年来,国机集团累计生产了380余万台各种样式的东方红拖拉机和340余万台动力机械,为中国农业机械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国机集团。国机集团是中国农业机械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东方红品牌享誉国内外。该集团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特别是在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局面。通过海外并购和设立研发中心等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还注重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机械的发展。

2、雷沃重工。雷沃重工的国际化战略主要是通过海外并购来获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源。2014年,雷沃重工成功收购了欧洲百年农机企业阿波斯和农机具制造领域全球领先的欧洲企业马特马克,填补了我国高端农机具的技术空白,也为其在国内和国际拓展业务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此后,雷沃重工进一步整合欧洲的资产,成立了雷沃阿波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在欧洲的全价值链运营平台的搭建。

3、中联重科农装。中联重科自创立之初就确立了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发展全球化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企业。早在上个世纪末,其产品就曾出口到埃及等国。2001年,中联重科整体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率先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坚持以做主、做深、做透的海外发展思路,遵循包容、规则、责任、共创、共享五点共识,围绕本土化经营,形成技术、市场、产能等全方位的发展。

四、世界农机制造业三剑客带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农机制造业三剑客尽管其发展环境、成长过程、制胜之道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站在世界农机发展的制高点,来谋划企业发展壮大。具体来说:

1、在企业发展战略布局层面上,把国际化扩张与本地化结合

我国泓域农机公司采取新建全资子公司和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国际化扩张,并注重产品本地化,以满足不同地区需求,降低初始投资和风险,提高产品竞争力。这启示我们在国际市场拓展中,要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和需求,灵活选择扩张方式,并积极融入当地市场,使产品更好地适应本土环境。

把技术研发与创新驱动当作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国机集团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在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打破国外产品垄断。说明企业应将技术研发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通过海外并购获取资源,雷沃重工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源,填补我国高端农机具技术空白,搭建全球价值链运营平台。这表明在全球资源整合的背景下,通过并购等资本运作手段,可以快速获取外部优质资源,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在产业发展层面,利用自身优势提升竞争力

我国农机制造业在产业链和人工成本方面具有优势,生产的农业机械性价比较高。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高性价比产品满足全球不同市场的需求。

加强研发生产与技术创新。为在国际竞争中立足,需要加强农机装备研发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同时,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创新水平,使产品与国际品牌看齐,解决我国目前经济作物播种收获机械应用水平不高、高端智能农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

拓展国际市场与建立营销网络。我国农机制造业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与经销商、代理商合作等方式,构建外销网络。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同时建立完善的全球营销网络,收集市场需求信息,为产品研发和改进提供依据。

3、在技术发展层面,重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农机制造业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借鉴新能源电动车、高铁等新质生产力名片的发展经验,为农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发展绿色制造与数字化融合。新质生产力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农机制造业应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高效生态产业集群,加强颠覆性绿色科技创新。同时,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力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速推进智能制造,引入先进的智能装备和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注重技术创新、绿色环保和市场定位,提高农机产品的绿色化水平,满足市场对绿色农机产品的需求。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蝼蚁看农机
2025-05-06 15:34:00

国机集团也好,潍柴也好,文中能否体现一下,他们分别给予了农机下属产业那些技术支持。

发帖
蝼蚁看农机
2025-05-06 15:32:24

不错

发帖
孙子兵法
2025-05-06 11:54:27

要集中精力打造个海外样板市场

发帖
爱做饭的绵绵
2025-05-06 10:36:40

都有去海外并购几个老牌的经历!?

发帖
天山大侠
2025-05-06 10:10:45

肯钻研技术的产业工人是任何制造业的基本盘

发帖
阅读下一篇

市农机鉴定站派员参加农产品色选机部分项目测试比对活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汉中樵夫
79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