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春日正好,内蒙古大黑河畔的春耕春播作业有序展开。呼和浩特玉泉区粮食高产示范区内,8台雷沃智能拖拉机搭载电驱精量播种机、驱动耙等农机具来回穿梭播种玉米,田埂边悠然食草的骏马同框入画,一曲轻盈的智慧农业交响乐正在4300亩沃野上奏响。
新农人
“指尖”上的精准春播
在北斗导航指引的笔直田垄间,雷沃智能拖拉机牵引着八行电驱精量播种机来回作业。吉日格勒图随机检测了两处播种效果。“株距标准是18.5cm,误差控制在±1cm,播深要一致,还有滴灌带的间距是1.1米,保证出苗效果和灌溉精准性。”对于春播的精准性要求,这位29岁的新农人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
随机检测完成后,他与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研究院技术人员刘凯凯钻进了雷沃智能拖拉机的驾驶室。智能显示终端屏幕上跳动着播种作业数据,为确保全区域作业效果达标,二人借助智能终端查看了整个作业过程。据悉,雷沃智能拖拉机搭载电驱精量播种机,最大作业时速可达12km/h,单粒率可达99%,控制器则可以确保株距一致性和施肥均匀性。
另一侧的北斗导航终端上显示着拖拉机笔直的作业路线。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拖拉机直线作业定位精度在±2.5cm,同时路径规划、自动转向等功能还可确保播种行距均匀性,有效避免重播和漏播。
站在地头,二人交流起农场今年刚投入使用的雷沃智慧农场管理平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八台农机的实时轨迹和春播进度。刘凯凯介绍,“除了目前的作业进度和农机管理,后期农场完善传感器设备后,平台还可以实现作业长势监测、墒情、虫情监测等,为农场田管决策提供依据。”
这个有着7年农业从业经验的蒙古族年轻人,此刻更像这场交响乐的指挥家,“以前靠经验,现在大数据成了新农具。还有我们的电驱精量播种机,将保苗率从70%提升到了90%以上,这是个很大的改变。”
机手“父子档”
松弛感拉满的“自动挡春耕”
作为一名有着40多年经验的“老机手”,刘德坡至今仍记得自己第一台突突作响的手摇小四轮,没有驾驶室,一天只能作业30亩。而此刻,老刘看着儿子驾驶的雷沃230马力动力换挡拖拉机感慨万千,“农机越来越先进,省时省力,一天作业200多亩,以前想都不敢想。”
晌午,吉日格勒图来到翻耕区查看作业进度和作业效果,刘成祥对7天完成4300亩的翻耕作业任务丝毫没有压力,这底气源自他的雷沃动力换挡拖拉机,“这车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踩离合,轻松。再就是省油,跟同马力段机械换挡比,一亩地能省一块多钱的油,一天200多亩,就能省200多块钱。”
地头转弯处,刘成祥笑着介绍起他喜欢的“一键翻转”功能,“以前犁地调头得操作档把、升降杆,手忙脚乱,现在只要一键按下,就可以了。”看着翻整完的大片土地,刘成祥兴奋地决定,“明年,要把家里的四台车全换成动力换挡!”
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雷沃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为丰收写下了新的注脚,真正的农业现代化是让科技懂得新农人对效率的执念,记得老机手膝盖的旧伤,更明白春耕秋收的终极意义,是让每一滴汗水都产生更高价值。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